记者对南京市场的牛肉膏添加剂进行了调查,并购买相关材料做了一次实验。
但是,我们也看到,限塑令实施近三年以来,在一定程度上也减少了塑料袋使用数量,改变了部分人的消费习惯。而且 限塑是未来的环保消费方向。
但是往往坚持不了多久。此举会给塑料生产厂家造成影响,也会暂时影响餐馆生意,患者也可能感觉不方便,增加消费者的负担。尽管有人已经养成了商家提供塑料包装,出门不带购物袋的消费习惯,几毛钱仍难以降低人们使用塑料袋的热情。据报道,现在,许多国家已经开始行动起来:爱尔兰从2002年以来,对塑料袋征收使用税,一次性塑料袋使用率现在已经降低了90%。对升级限塑令少些抱怨多些理解 2011-05-23 14:44 · alen 限塑令将于6月1日施行满三年,国家发改委、商务部有关负责人日前表示考虑扩大限制塑料袋的使用范围,包括餐馆、医院等场所,目前尚无具体时间表。
近年来,部分商家出于社会责任,也采取了一些环保措施。升级限塑令、扩大限塑范围固然重要,如何落实才是问题的关键,提高限塑令执行力,明确处罚细则,让更多的人转变塑料袋使用观念更令人期待。据悉,上海医药H股IPO发行价确定为每股23港元,总募集资金将达到22.6亿美元,成为近五年来全球最大制药类企业IPO。
陆地还表示,举报一事不会影响公司正常的上市进程。事实上这件事我们自始至终没有跟华润集团汇报过。但事件发生后,上海医药A股在5月17日、18日两天连续下跌,累计跌幅为 上市前夜却突遭检举,安徽华源5月16日一纸举报信,将拟5月20日H股上市的上海医药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。按照此前签订的协议,安徽华源向新先锋提出降价,但新先锋以其原料来自日本,造价较高为由拒绝了降价要求。
近五年内地药企在港最大IPO 鉴于举报信所涉双方出身的特殊,安徽华源医药隶属央企华润集团,而新先锋和华康药业均由上海医药母公司上药集团全资拥有,目前上药集团委托上海医药代为管理。这件事被认为是上药、华润撕破脸。
而上药董事会秘书韩敏也撇清称:跟安徽华源有纠纷的公司不在上市公司之内,跟上市公司没有关系。上药未正面回答举报信质疑 据安徽华源的举报信显示,新先锋及华康药业生产的头孢替安声称原料来自日本,却一直未能提供相关文件,有理由怀疑这些原材料是冒充日本进口,同时称该产品多次接到投诉,出现严重质量问题。据安徽华源介绍,安徽华源是此产品的总经销商,因与新先锋及华康药业协商未果,向安徽法院提出诉讼,并已在上月由法院冻结两家公司合共3956万元的财产及银行户口两大国企公开较劲,实属罕见。
发言人指出,届时相关上市公司将刊登公告或补充上市文件。不过,在大局几定之际,却突然冒出安徽一家药品分销同行,向港交所及香港证监会寄出举报信,声言上药产品有严重质量问题,涉嫌虚报原料来源,以及旗下公司已遭冻结财产等,信中并指出上药在招股书中一项都未有披露。港交所发言人昨天表示,一向不会确认或评论个别事件,假如收到任何信件,将视乎内容决定下一步行动。而且有关诉讼早在公司获委托前已出现。
据港媒报道,上海医药招股程序早已完成,投资者正静待本周五挂牌。资料显示,投诉上药的安徽华源,是华润集团旗下华润北京医药集团的附属公司,主要经营批发分销医药产品。
两大国企公开较劲:上药H股上市前遭华润举报 2011-05-19 14:10 · milliegu 上海医药旗下公司资产遭冻结未予披露。股招股书中的与控股股东关系一段亦有作披露,故此有关投诉不会对上药上市有任何阻延。
安徽华源法律顾问李利昨天承认信件由该公司发出,同时确认安徽华源为华润集团旗下企业。投诉内容共计三项,主要围绕安徽华源与上海新先锋及华康医药两家企业的纠纷。韩敏强调,有关纠纷不会影响上药的上市。更令人惊讶的是,具名举报的竟是央企巨头华润集团旗下企业。上海医药旗下公司资产遭冻结未予披露 根据上药招股书,上海新先锋由上海医药母公司上药集团全资拥有,现时由母公司委托上市公司管理,以待新先锋符合条件后才注入上市公司。上海医药:问题与上市公司无关 上药董事会秘书韩敏表示,不评论药品质量及冻结财产等问题,仅指出尚未收到港交所转交的任何文件。
至于华康同样由母公司全资拥有,但已由上市公司安排收购,交易预计在今年6月底前完成。同时,该产品多次接到投诉,出现严重质量问题,最终作为该产品总经销商的安徽华源,因与新先锋及华康协商未果,向安徽法院提出起诉,并已在上月由法院颁布法令冻结两家公司合共3956万元人民币的财产及银行户口。
举报信中指出,新先锋及华康生产的一款药品声称原料来自日本,然而,却一直未能提供相关文件,有理由怀疑这些原材料是冒充日本进口。投诉信副本显示,信件由安徽华源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发出,并盖有公司印章,收件人为港交所及香港证监会。
不过她表示,早已了解安徽华源的投诉内容,跟他们有纠纷的(指新先锋及华康)不在上市公司之内,跟上市公司没有关系。不过,在大局几定之际,却突然冒出安徽一家药品分销同行,向港交所及香港证监会寄出举报信,声言上药产品有严重质量问题,涉嫌虚报原料来源,以及旗下公司已遭冻结财产等,信中并指出上 上海医药旗下公司资产遭冻结未予披露
李敏指出,我国已出台了GAP认证等一些措施规范中药业可持续发展,并倡导人工种植。一家券商的医药行业研究员告诉记者,最近调研发现部分中药企业的成本不断高企,影响到企业的盈利能力,中药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难题已经凸显。记者采访发现,劳动力成本上升、资源枯竭是本轮中药材价格持续上涨的推手。部分野生品种被挖绝 药材涨价考验中药企 2011-05-19 14:06 · 王之远 商务部新发布的成都中药材价格指数显示,今年以来,国内中药材价格保持上升趋势,预计未来仍有上涨空间。
记者从安徽亳州一家大型药品购销店得知,该店可以为囤货的客户提供库房,该店负责人称,全国各地在我这里压货的人很多,外地人有的为了投资不愿意拉走,就在这里保存。此外,中药材资源有限,但社会对中药产品的需求却持续扩大。
对此,李敏认为,我国未来应加大对中药业的支持力度,中药企业发展种植基地应该得到支持。李敏表示,人工和原材料成本的攀升,使野生药材和人工种植药材的生产成本都大幅上升。
参与制定价格指数的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教授李敏认为,劳动力成本上升、中药资源枯竭等因素合力促成了中药材价格的持续上涨。记者了解到,这些大众货主要包括白芍、白术等需求量大的品种。
随着各项成本的上升,中药企业面临的可持续发展难题正在凸显。其中当地产的大众货占据多数。但中药种植不同于农业种植,存在较多不规范现象,使得中药材重金属、农药残留含量等超标。广西一药材购销部负责人则告诉记者,玄参价格因为产地太少而不断上涨。
随着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到来,可用作保健的医食两用的中药材资源将更容易枯竭。山西襄汾中药材购销种植协会的石先生称,目前粉丹皮药材已经挖绝了,产业链开始出现断裂。
黑龙江大庆市板蓝根种植基地的王先生表示,今年来板蓝根的批发价从最低每公斤3.8元左右涨到了现在9元多。若药企自建的种植基地不能尽快弥补缺口,行业将遭遇生 七成中药材再涨价 五加皮涨幅高达536% 商务部新发布的成都中药材价格指数显示,今年以来,国内中药材价格保持上升趋势,预计未来仍有上涨空间。
据介绍,这里的板蓝根产量占到全国市场一半以上。行业发展受限 由于药材价格上涨,部分经销商开始囤积货源。